毛主席留在中国人的十大遗产: 第一:王气 王气也就是王者之气,中国儒家思想说,以德服人者为王者,毛主席从革命开始就一直解救中国劳苦大众,有外国专家评价,说毛主席不仅是中国的伟人,更是世界的伟人。 遥想当年,毛主席的一首《沁园春·雪》轰动全国,蒋介石读完以后也惊讶地感叹,这首词中有王者之气!这种气概,我想,除了毛主席估计没有人可以写出如此气势了,比如那句: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! 第二:土气 西方人一直有个疑惑,他们认为凡是大人物,必然出身不凡,要么是达官贵族家庭,要么是腰缠万贯的商人家庭。比如华盛顿,拿破仑等,还没有哪个大人物是从最底层爬上来的,但毛主席竟然是出生在农村。 毛主席不仅出生在农村,而且一辈子和农民走在一起,他革命时期就坚持土改,甚至解放后,依然喜欢和群众走在一起。毛主席平日最喜欢的饭菜,一直是红辣椒,小咸菜等,平时穿的便衣和老布鞋。外出遇到农民,毛主席十分高兴,喜欢和农民长谈。 第三:正气 毛主席一生秉持着坚定的原则,刚正不阿,浑身散发着凛然正气。面对各种复杂的局势与艰难的抉择,他始终坚守内心的正义与道德准则。当年黄克功逼婚杀人一案,黄克功身为革命功臣,在革命队伍中也有一定地位。但毛主席并未因其功绩而姑息迁就,他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坚决依法惩处黄克功。在党内斗争中,面对错误路线的干扰,毛主席同样坚守正确的革命道路,毫不退缩,以正气驱散阴霾。 第四:才气 毛主席的文章,笔锋犀利,逻辑严密,既能深刻剖析社会现实,又能精准指明革命方向。《论持久战》在抗战艰难之际横空出世。更重要的是他的诗词独树一帜,“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;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” 展现出青年时代的豪迈激情,“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” 则尽显一代伟人的磅礴大气与壮志豪情。毛主席一生的诗词充其量100多首,不算高产,但他的每一首都是经典,才气无限。 第五:勇气 毛主席有着无畏的勇气,敢于直面强大的敌人与艰难险阻。在旧中国积贫积弱、饱受列强欺凌的困境下,他率先提出 “枪杆子里出政权”,以巨大的政治勇气,带领中国人民走上武装革命的道路。面对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、经济封锁和文化侵略,毛主席毫无惧色。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,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,还是解放战争时期,对抗拥有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反动派,他都镇定自若,指挥若定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,他力排众议,毅然决定出兵朝鲜,与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及其盟友作战。 第六:志气 毛主席自青年时代便胸怀远大志气,立志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,拯救民族于水火。他走出韶山冲,求学于长沙,发出 “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” 的惊天之问,彰显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与担当。在革命历程中,无论遭遇多少挫折与失败,他的志气从未动摇。他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,以 “敢教日月换新天” 的志气,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 “三座大山”,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。 第七:骨气 毛主席的骨气坚如磐石,绝不向任何强权低头。在与国际势力的交往中,他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和民族尊严。面对苏联在中苏关系中表现出的大国沙文主义倾向,要求中国在军事等方面做出不符合国家利益的让步时,毛主席坚决予以拒绝。他强调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,秉持着平等互利的态度与世界各国交往。在国内建设中,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,他带领中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、自力更生的精神,依靠自身力量成功研制出 “两弹一星”。 第八:霸气 毛主席身上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霸气,这种霸气是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,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。在革命战争年代,他指挥千军万马,纵横捭阖,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和霸气风范。一句 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”,以豪迈的气势,戳穿了敌人外强中干的本质,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。 第九:底气 毛主席的底气源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了解,对人民力量的坚定信任,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领悟。他深知中国人民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,坚信只要发动群众、依靠群众,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。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,他深入农村,了解农民的疾苦与需求,开展土地革命,赢得了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。他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,尽管面临诸多困难,但他凭借着这种底气,带领中国人民稳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,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 第十:民气 毛主席一生都在为人民服务,他也是第一个喊出“人民万岁”的领袖。他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“为人民服务” 是他一生的追求。他的思想和行动始终与人民同呼吸、共命运,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,这种与人民心心相印的 “民气”,是他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力量源泉。